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

曼谷-8甜品

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之下,路過在Le Meriden Hotel附近Surawongse Road一帶,入到小街,發現好多香港人愛吃的Mango Tree,以及它同集團的可口飯店,還有可口飯店相連的8甜品店。

記得當晚本來打算完了Spa之後,便去酒店後面的一間潮州店吃飯,但一來時間已晚,二來一個人又吃不了多少,所以打算來這裡草草吃點什麼便好。

在門外看見店內沒有客人,真的沒有什麼的期望,既然只想吃一些輕食,沒有什麼所謂啦。



店入面有很多中式的傢俱。一些櫃上面放了店的小吃,以及一些店主收藏的茶罐,茶杯等。


入口旁邊有個冷櫃,放了一些切件蛋糕及一些小甜品,上面另有一些曲奇餅,可以有店內吃或外賣。後面的櫃放了不少的中式茶壺。


店本身不算大,整體呈長方形,只有數張枱。






店雖然小,但陳設很有家的感覺,尤其是在店的盡頭有一組好像家中的客廳一般的傢俬及cushion,以及一些小朋友畫的圖畫。其實店家放的cushion花式可以說是很難配襯,單獨去看其實都頗老土,但配合店本身的中式擺設,又出奇的合襯。





這裡的畫雖然技藝不算高,但勝在可愛,很有家的感覺。真的不知它們的作者是不是店主的家人呢?

店的餐牌只有一頁紙,印了食物的相片及名,不怕叫錯。

雖然是甜品店,但有數款的咸食,主要是一些粉麵類的東西。而甜品主要是一些中式的糖水,當然亦有芒果糯米飯,布丁及三兩款蛋糕。

當晚首先叫了一份肉絲炒麵。


一見到呢碗好似湯麵的東西,真的頗失望,因為太似那些歐美加很盛行的中式雜碎餐。好在吃下去味道都可以,麵亦煙un,不算多油,只是汁太多了。整體來說味道可以值7份。


接下來到甜品,點了地道的芒果糯米飯配雪糕。


糯米飯及芒果的配合絕對是大家可想像到的水準。面對的一球雪糕看似vanilla,但吃下去原來是我一向不吃的榴槤造的雪糕。雪糕當然不是haagen dazs式的rich and creamy,不過都幾滑,榴槤的味道不算很重,對我來說是一個不錯的口味。


從用的碟便知道它是旁邊可口飯店的它闆開的



地址:8 soi Tantawan, Surawonge, Bangkok, Thailand

2011年2月19日 星期六

Le Meriden Hotel Bangkok - Spa

去曼谷都大大話話最少都有8次,每次都總要去吃,行街仲有揼骨。以前都有同朋友去深圳揼骨,不過總是沒有提起我的興趣,反而近年真的每次去曼谷都要去揼返吓,簡直是上了癮。

香 港人常去的一些曼谷泰式按摩店,例如Body Tune,Asian Herbal Association不用多說,Ruen Naud亦已成為不少旅遊書中的推介,我自己呢,近年就發掘了一間有Soi Lang Suan之上的小店Vailakorn。但常去曼谷,總要試一下新的店,有緣上網見到Le Meriden Hotel的Spa價錢不貴,既然酒店那方面省了錢,去做一次酒店Spa都好。

酒店的位置有點吊腳,在Surawong Road大街之上,如果坐BTS在Saladaeng下車,沿Patong Street向北行便會見到Surawong Road。附近比較出名的食店有Mango Tree,可口飯店。

因為不算近BTS,Chidlom這些設施及地方,所以見不到香港人的影踪。

Spa 在酒店的6樓,本來打電話預定的,不過電話沒有人接,最後決定walk in。怎知而滿客,要等兩個鐘頭。因為自己看錯了手錶,最後在Spa的大堂等了一個小時。接待的女職員主動送上了一杯飲品。大家見了它的顏色,大既都估到 這杯飲品的下場。我已經很賞面嘗試了一小口,但味道真的有點似藥水,放棄算了。

其實如果不在室內等的話,接待員表示可以到Spa旁的戶外泳池等候,不過曼谷的午間太陽有多猛烈,大家都知,還是在室內等等,看看小說。






坐 了一個小時,已近黃昏時份,終於可以入Spa房。房本身不算大,但沒有窗戶,所以不會知道外面是什麼一回事。最大的好處是當你在做Spa的時候不會受外面 影響。同樣的安排在Banyan Tree Bangkok Spa都有出現。當然,在市中心人來人往的地方,你都不會想在戶外聽著車聲做Spa。

至於室內裝潢方面,一個cool字已大置可以形容。入門口的玄關位置是客人更衣的地方,再向內望是接摩床及facial儀器,白色的主色,昏暗的光線,滕製的圓形椅,沒有太多的東西,很簡單。





玄關對面有一間小的Shower Room,同樣用了很hip的設計,Rain shower因為水壓足夠,所以真的有下雨的感覺,美中不足是房內沒有洗手間。



今次選了做一個兩小時的Spa,包括了一小時的facial及Swedish Massage。講真,在酒店做Spa/Massage之類都不少次,大多數都不是太特別,記憶中紀曉華的曼谷旅遊書所寫,酒店的Spa很多時按摩的手法 未必是城中最好的,一般亦偏向輕力,選在酒店做Spa,只不過是想做Swedish Massage而已。

之前一天其實已經去了平日去開的Vailakorn做了兩個鐘泰式按摩,所以事前對這裡不存厚望。怎知,真的一山還有一山高,Vailakorn本已算是 曼谷的按摩精選之一,這裡就簡直是人生三大最佳全身按摩精選(另外兩次都是在中山雅居樂,聽說都已結業或轉手)。為什麼這樣說呢,因為我在上機之前左手肩 膀及頸一直在痛,在Vailakorn按摩以後有些好轉,到這裡來按摩以後真的解決了。

最記得等一眼見到那位矮小瘦弱的Therapist(店方叫她們做spa artists),以為都不過是一般spa既按摩,沒有什麼力度。怎知一按下去,她真的用力得很。在做swedish massage裡用手臂從頭到腳做一個long stroke那一下,去到的背脊時那一下的力真的令我想大叫。但她不是只死心眼的用大力,而是很用心的來回在背及肩頸位置來回的做stretch and stroke。尤其在接近尾聲時好用手踭壓肩膀那數下,雖然過程很痛,但真的好得。完成以後忽然沒有了頸痛,令我忍不住在付款時對接待員說有相蓬恨晚的感 覺。當然,我都很識趣地付多一點作表賞,及在意見表上美言兩句。如果你有機會,又頂得任的話,不妨找的這一位spa artist,她名叫Naphatsakorn。




做完spa同facial,總要去一下洗手間。這時才知道完來spa這面是要共用fitness centre的洗手間。一入去,嘩,個洗手間連shower都可以玩到咁hip。Shower是一個一個圓形的玻璃ki0sk,幾有趣,但是否能照顧到你 的個人私隱就見仁見智。









Le Meridien Bangkok Hotel
40/5 Surawong Road, Bangrak, Bangkok 10500

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

Mist ?

前兩日在車上讀報,見到報紙介紹這裡出了一款季節限定的豬骨湯拉麵,每日只售三十碗。晚上上完堂,一個人坐車專程去銅鑼灣吃一下。

接近晚上十時,銅鑼灣新會道街上沒有多少的行人,沿路有Awfully Chocolate,北海道牛奶茶餐廳。再向禮頓道方向行,便是今次的主角,新進的米芝蓮一星餐廳Mist?。未到之前聽說是一間人龍店,心想店家既然11點收市,這個時候應該是不用等多久吧。在街外離遠一看竟然沒有人在等位,如非一早在網上搜索了地點以及在門外的有店名的貼紙,真的以為自己去錯了地方。店本身不算大,大約有10張枱及10張面向open kitchen的吧枱,裝修走的是比較contemporary的風格,簡潔而沒有太多的細節,有點地道的香港味道。當時大約有10名食客罷。

本來要求坐在吧枱的,希望一試那一份食客與廚師之間的互動,這亦是日本餐廳設有吧枱的原意但女侍應小姐說梳化位比較舒服,那就這樣吧。

打開餐牌,有一些套餐,接下來是不同湯料的日本拉麵,三款拉麵的配料(另外加錢,有日式叉燒,烤紫菜及半熟蛋,不過日本蛋的供應出了問題,所以吃的當天停止供應),另外一系列的沙律以及前菜以及飲料。價錢一點都不便宜,一碗普通的拉麵要100,配料如日式叉燒另加20。

當晚一個人吃,點了一碗醬油湯拉麵加日式叉燒($120),另外一份fish capaccio($80)。對,你沒有看錯,是fish capaccio,意思即意大利生魚片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一道菜用了生鲷魚片加入了沙律菜絲,做成一份開胃的小吃,上碟時加了一些橄欖油及意大利醋作調味。醋的份量很小,只不過足以吊味,反而橄欖油下的份量較重,令整道菜有它的油香,魚的味道本身較淡,吃下去整個配合其實不錯,有很重的意大利人處理海鮮的手法,但愛吃濃味的人就不大會欣賞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主角出場了,一碗看下去幾簡單的日本湯麵。看到第一眼,感覺跟什麼"味精"拉麵還要細碗,百多元一碗就只有那麼三片肉及筍絲,太不值這個價錢吧。但湯本身散出了一份香氣,其實都很吸引的。渴了一湯匙的湯,能夠感覺到湯底加入了木魚,昆布的味道,比起外面的很多日本拉麵店都要認真的湯底。麵本身很白,帶點上海吃的麵的質感,有筋性,但不同於很多本地日本店的拉麵,它的梘水味不重,所以煮好以後放入湯,不會令湯底變苦。

根據店本身的介紹,這裡的食身都經過很嚴格的挑選,大部份的食材都堅持用日本產的,連平平無奇的麵碗都有講究。當然,每一間出名的食店都會如此的說,好食與否卻作他論。而這裡呢,雖然貴了一點,但總算是一間可以偶然一吃的店。

就在兩星期之後再來光顧一次。
















首先吃了一份焗雜菌。從圖中所見,本道菜用的不是一般的日式牛油錫紙焗,而是用Basil,麵包屑及橄欖油焗。味道很香,不過我一般愛Basil的味道而已。















至於麵方面,有幸在星期六晚上七時仍能試到冬天限定供應的豬骨湯拉麵,當然即時order。結果出來,湯本身很濃,有點漿著口的感覺,不合我的口味(尤其當日下午吃完自助餐)。湯入面有數件燉豬肉,幾入味。不過下次有機會再來我會叫清湯類的麵。

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

隨想-書劍恩仇錄(一)

都知道看書劍對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burden,不是它的長度(其實鹿鼎記,天龍八部,又或是巴金晚期的隨想錄的篇幅絕對比它要長很多),而是它代表了本人生命中的一部份。

記得很多年前,我下了一個指令,最多只可以每十年才可以觸碰這一套小說。剛巧今年正正已相隔上一次翻看後的第十個年頭,是時候再翻開它罷了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今次看書劍之前,看了兩本都頗為沈重的小說,一本是暑假期間看的村上春樹的新作1Q84,之後再接看買了數年,但至今才打開的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(大學畢業那年已看了一次,今次是重讀)。看天龍八部,其實可以將你帶入了一個很極端的空間之中,一切人的都經歷了大上大落,歷盡了人間的七苦,往往到最後因為一時的固執,沒有得到好的下場。但同一時間,金庸又留下了救贖的可能,今人既為各人的命運心傷,又同時反思生命的本意。書劍恩仇錄呢,它的建構沒有天龍八部的大,人物沒有它那麼多,野心亦明顯沒有天龍八部的大。但比起天龍八部的老練,其實書劍來得比較清純,含蓄。在我兩次的翻看過程中,天龍八部比我的感覺是它的內容豐富,充滿奇情,但同時因為它的世故老練,很多時候你會感到作者時有一些頗為即興的東西情節,有時亦刻意加入/拉長情節,不及早期的金庸小說來得瀟洒。

如果說人物的描寫,在大圍人物的鋪排上,書劍未必及天龍八部來得細膩,但在寫陳家洛這個人物方面子其實頗為深刻,比起後來的小說不會差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跟看王家衛的電影一樣,金庸在不同的故事的人物在性格設計上其實有很多共通的地方。舉個例子,陳家洛在經過一輪的演變之後,化身為日後的慕容復。不同的是,人物會處身在不同的時空,各自有著不同的際遇及命運。

很多人會說王家衛不能拍出金庸小說的神韻。在廣義上可以是對的。因為金庸的小說一般的篇幅都很長,內在包含的東西亦很多,有政治反諷,宗教,傳統哲學,但更多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感情。王家衛在拿掐男女感情方面比起很多的金庸改編電視劇,電影來得傳神,通透,但他改動以後的故事,頂多只能說是inspired by金庸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近日香港在播放2008年版的書劍恩仇錄。看了開首的一集數分鐘,以及後來的一些段落。故事一開始已經變了質,居然于萬亭一開始會由一位普通人,變為一位心藏不露,鋪路為自己搶奪皇位的皇叔,而紅花會中的人亦有參與這一個局。另外就是陳家洛一直不愛香香公主。這兩個改重在本質上已改變了故事的本質。

在最近一次再讀書劍恩仇錄,愛情線其實在某一個層次反映了陳家洛的性格的兩面,所以一改變香香公主這一段,亦即是改變了陳家洛的性格投射。

(待續)

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

回憶總是溫柔的

早前重讀了金庸先生的天龍八部,一想,已是相隔了十三年了。再想一想,原來另一個十年之約該到了。既然近期的1Q84第三集中文版未出,還是乖乖的在床前的櫃中將那一套朋友D十九年前精心重新包裝的小說拿出來翻讀吧。

不知大家的記性如何呢?我一直以為自己的記性不差(短暫記憶及背誦另計)。我在自已個"hard disk"中,記起八歲那一年在電視重播的卡通片湯姆歷險,亦是我第一本要求看的小說家姐在老遠的深水埗圖書館借回來。當然,那個時候的英文水準是絕不會有能力看英文版,最後由我家姐操刀代借了一本好像有插畫,一共二十多頁的簡化版故事書。而結果是,兩星期之後,它被"安全地"送回圖書館。

數年以後,因為已夠年紀可以擁有自己的借書證,在一個暑假的下午,相約了朋友D在圖書館"看書"。那時最愛在圖書館看雜誌,什麼選擇月刊,汽車雜誌,還有House and Garden,一本英文的家居雜誌,每一期介紹不同的外國人家居裝飾。兩個小鬼一邊看一邊幻想日後的家要怎樣。那一個大概是七月的下午,勿然在書架上拿到了一本衛斯理的小說"大廈",就胡里胡塗的開始看完了人生第一本小說,亦正式開始了一年多的衛斯理小說熱。一年多之間,由不看書,到讀了二十多本他的小說,什麼木炭,尋夢,大廈,藍血人,一本本的看罷。仍然每日跟朋友D在電話中研究一番最近那一本比較好看(尋夢是當時本人的推介,木炭則是他的推介)。

就在一年之後,一個好奇怪的情況之下,我接觸到金庸先生的第一本小說書劍恩仇錄,一本我想我一生之中其中一本最重要的小說。那麼多年了,一共都不知翻看了四次還是五次。在我來說,它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個朋友,一個不常見但總會懷念的朋友。

為什麼會愛上了這個故事呢?有些機緣巧合罷。那個年頭,十多歲的小朋友,突然出現一個單獨出國讀書的機會,在某程度跟主角在年輕時有類同的經歷,須要一個人去一個人生路不熟的國度生活,寄託給別人。(不過最後沒有實現。)另一個我想沒有人知的原因,是那時候電視正在翻拍這部小說成為電視劇,而我就暗地裡被那位主角吸引。其實,在電視劇未出的時候,我已經開始留意他。我想,如果當事人真的知道有這麼一位小影迷的話,不知他又會有什麼反應呢?

不過,小時候作為一個超級電視觀眾的我,現在真的對電視劇沒有什麼印象,只記得當年有一天晚上與家人去了沙田吃晚飯,當晚的電視正在播放這一部電視劇(情節該是陳家洛及香香公主被兆惠大軍圍困的一段罷)。另一個印象很深的是它的結局那一集,因為當時用錄影機錄下來了。其他呢,除了一些演員所演的角色以外,其他的印象都已很模糊了。

不知不覺,又是約定每十年一次跟這位好朋友見面的時候。剛才翻看完天龍八部,要再接下看書劍,在我的情緒上是一個頗大的考量。因為我真的太容易投入,亦很容易受影響。更有趣的是,居然在內地的網站找到了多年來好像沒有重播的書劍恩仇錄全部28集,真的有點喜出望外。同時,人大了,有很多東西會隨著日子過去加分(又或者是人選擇性地記著事情好的一面),但有時人亦會因為經驗多了而變得更清醒。

如果你問我,到底什麼東西令那位主角吸引到我的注意到今天,我真的不知道。如果說演戲的水準,但從我的印象已人知到未達標。但始終那是當年的一份印象,現在再回看,真的很怕會褻瀆(破壞)了那個美好的回憶。

很矛盾吧,但我最終還是開始看了。

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

芒果燸米飯Mae Varee

之前在網上見到介紹,另加蘇師黃在旅遊節目推介這間叫Mae Varee的店,說是專賣生果,另外亦賣芒果燸米飯。位置在曼谷的BTS Thong Lor站,在車頭方向左手邊出站,落大街後向Sukhuvmit Road Soi 55沿路行,大約一分鐘便會在你的左手面見到的街鋪。

我今年三月去的時候見到的店不是很大,晚上十時左右的時間,沒有客人,店外亦沒有什麼的生果擺放著,以為我自己去錯了地方。

買了一盒芒果燸米飯回酒店作消夜,不過店內好像沒有如網上的介紹般,讓你可自選芒果,只有已包好的貨色。價錢每盒100硃。









味 道呢,我本身並不是非吃芒果燸米飯不可的人,所以對這種甜品一向沒有太高要求。不過,如果要我專程坐車去買一份來吃呢,我自己就並不會這麼做,因為在各大 餐廳,甚至大百貨公司的超市都有芒果燸米飯出售,味道亦都相約(不同的可能只是芒果的水準本身)。是否需要一試,那要看你自己啦。

Mae Varee
1 soi Thong Lo, Sukhumvit 55
Tel: 662-392 4804

大家亦可參考Thailand Fans的介紹
http://www.thailandfans.com/eat20061209.html

Marriot Executive Apartment Sathorn Vista, Bangkok - Part 1

今年去曼谷,除了食的新發現之外,在住方面都試了幾個不同的service apartment。除了之前已經介紹的Anantara Baan Rajprasong,另外在9月份還試住了今年初才開業的Marriot Executive Apartment Sathorn Vista。我曾經有朋友住進了在Langsuan那邊的Mayfair by Marriot,據說服務不錯。不過同樣的價錢(不到一千一百元一晚,住一晚送一晚優惠),可以住一間新落成而且房間較大的service apartment,所以最後選了這裡。



酒 店位置在South Sathorn Road,旁邊是一眾的領使館,高級的商廈區,出名的五星酒店(例如Banyan Tree, Sukhothai, Metropolitan),有名的service apartment(Fraser Place Sathorn, Sommerset Park Suan Plu)。如果愛吃的朋友,酒店正對面有正宗的泰國菜館Baan Khanitha,行數分鍾有Naj,在Sukhothai內有Celadon,有Soi Saladaeng有Jim Thompson Cafe,還有出名的意大利菜Zanotti。當然以上的餐廳價錢不菲(以曼谷的一般使費而言,不過有一些真的值得一吃。至於街頭平價小吃,早上在酒店旁 的Soi Suanplu有數檔,晚上是否還在營業我可不大清楚。如果你是愛泰式按摩的話,在酒店對面的North Sathorn和Covent Road路口附近有Ruen Naud Massage Studio(即係Naj的旁邊),我有時都會去光顧一下,因為方便,服務不錯,價錢合理以及靜。



酒店的正門在South Sathorn Road上的Shell油站轉彎的Soi Suanplu之上,出入要經過酒店自己的一小段車路。



入 到酒店的大堂,首先會見到這裡的travel counter,再入內才是酒店的check in counter。大堂呈長方形,不算很寬敞,但樓底很高,擺放了很多的畫作。在reception counter對面有一個resident lounge,平時如果沒有人租用來開function,住客可以坐進去休息,lounge供應自助的茶或咖啡。





酒店在check in期間奉上的lemonade,幾好飲。

在完成check in之後,同一位reception職員會帶你上房作簡單的介紹,職員服務有禮,令人滿意。



另外,大堂盡頭的左手面有一排信箱,挺有住家的感覺。







今次住在酒店的corner,所以廳有一幅90度的落地玻璃窗,可以望到附近的Banyan Tree,法國領使館及Sathorn Road的景物。因為周圍的大廈高度偏底,住在中層都沒有香港的樓貼樓的情況。



在單位拍下的夜景。

雖然大廈在人多車多的Sathorn Road旁,但大廈的隔音做得很好,在房內完全沒有外來的噪音,很好。